你最近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?
打開ChatGPT,問一個問題,立刻得到一段條理分明、彷彿專家寫出來的答案。AI似乎無所不知、回答得又快又準,看起來比你身邊的朋友、老師還厲害。那麼,當你遇到人生的瓶頸、情緒的低谷、職涯的迷惘,你會不會也開始想:
「我是不是可以只靠AI,來解決我的問題?」
「還需要去花錢找真人諮詢師嗎?」
這個問題,其實非常重要。
尤其是現在AI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應用在心理諮詢、職涯建議、人生抉擇等敏感領域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““找AI諮詢,其實是有風險的。““這並不是說AI不好,而是我們需要理解——AI再強大,它也永遠不會是人。

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用AI「自助諮詢」?
AI有三大優勢,讓許多人趨之若鶩:
- 快速:不用預約、不用等時間,問題一丟就有答案。
- 便宜:大多數AI工具甚至免費,或每月只要幾百塊。
- 沒有壓力:跟AI對話不用害怕被評價、不會覺得「講出內心話很丟臉」。
這些優勢讓AI變成了很多人「第一個求助對象」,也成為許多心理困擾者、職涯迷惘者的「快速解方」。
但是,這一切的便利背後,卻也藏著看不見的風險。
找AI諮詢的三大風險
風險一:AI沒有「理解人性」的能力
AI能從語言中辨識關鍵字、模擬出「像是理解的語氣」,但它無法真正「感受」你說話時的情緒、背景與脈絡。
例如:
- 你說「我最近不想活了」,AI可能給你一段關於尋求幫助的建議,但它無法辨別這句話背後的緊急性,也無法主動介入或陪伴。
- 你說「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氣我媽」,AI會列出五種可能原因,但它無法像一位真正懂你的諮詢師一樣,從你的成長背景、個性、家庭互動中逐步引導你看清楚情緒背後的深層需求。
風險二:AI給的是「資訊」,不是「轉化」
AI能列出一堆書本、方法、技巧,但「知識」和「改變」是兩回事。
很多人以為知道就等於改變,但其實:
- 真正的成長,來自於你在過程中被看見、被理解,從而願意改變行為與思維。
- AI可以給你選項,但它不會知道你內心的糾結、猶豫、情緒傷痕。只有人,才能從眼神、語氣、停頓中「讀懂你沒有說出來的東西」。
風險三:你其實是在「假性獨立」
當你長期依賴AI解答問題,看似是一種自主與聰明,其實可能是一種「逃避」。
因為你只想「趕快有答案」,而不願意面對那些需要時間釐清、需要勇氣探索的問題。
你可能:
- 永遠只停留在「想知道什麼才是對的」,
- 卻沒有練習「我到底要什麼」。
真正的專業諮詢,是AI無法取代的「陪伴式理解」
諮詢,不是單向的輸出,而是雙向的共創。
一位專業的諮詢師,不只是給你答案,而是透過關係、提問、回應,引導你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——
去找出真正卡住的點、理清糾結的情緒、釐清你到底想要什麼。
人與人之間的連結,有一種叫做「共感性」。這是目前任何AI都無法複製的能力。這包括:
- 感受到你說這句話時,語氣突然變得脆弱。
- 察覺到你回應時的停頓,其實是在壓抑哭意。
- 聽懂你「微笑著說沒事」時,其實是有很多苦沒說出來。
這些訊號,只有人看得見。
AI vs. 專業諮詢:差異在哪裡?
面向 | AI諮詢 | 專業諮詢師 |
---|---|---|
回應速度 | 快速即時 | 須預約、有等待 |
成本 | 幾乎免費 | 需付費 |
情感理解 | 模擬情緒 | 真實共感 |
資訊正確性 | 依據資料庫生成,可能過時或錯誤 | 基於經驗與最新知識,且依個案調整 |
改變動力 | 被動、由你自行解讀 | 主動引導、協助內在轉化 |
長期成效 | 容易流於資訊堆疊 | 能深入根本問題,帶來行為與思維改變 |
那麼AI可以扮演什麼角色?
我們並不否定AI的價值。相反的,AI是一個非常好的輔助工具:
- 它可以幫你做前期的知識搜尋與整理。
- 它可以幫你練習表達、整理思緒。
- 它可以成為你孤單時一個「臨時傾訴」的出口。
但若你想要的是「真正的釋懷」、「真的做出改變」、「走出迷惘」——
你需要的,從來不是一個答案,而是一段過程。
這段過程,只有「人」能陪你一起走完。
結語:人的力量,是不可取代的
未來AI會越來越強,但它永遠不會有「靈魂」與「溫度」。
它不會在你落淚時遞上一張衛生紙、也不會記得你上次說的那句話而輕輕回應。
這些細膩、溫柔、而具有深度的關係互動,是任何AI都模擬不了的。
如果你正處在人生的某個關口,想要重新理解自己、想做出選擇、或只是想有人真正聽你說——
請選擇一位專業的諮詢人員。
這不是否定AI的幫助,而是你值得有一段真正看見你的旅程。
讓我們回到人與人之間,最真實的療癒本質。
📩 延伸行動:預約你的【初步諮詢體驗】
如果你想要感受一次「被理解的力量」,我誠摯邀請你預約一次初談,
點我加 Line 預約👉 https://lin.ee/5slo0X4
或者直接私訊粉絲頁【找尋自己的人生方向】也可以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