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《我是傳奇》、《大師兄》、《聖堂教父》看見人性、教育與人生目標
學東學西,你到底要學什麼?
孩子的成長,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一步一步被細心建構的。許多孩子真正渴望的,不是更多的玩具,而是陪伴與交流。
就如線上遊戲,如果只有自己一人上線,很快就會覺得無聊。這讓我想到《我是傳奇》和《浩劫重生》這兩部經典電影,都以孤獨為核心,深刻映照陪伴的重要。
《我是傳奇》(I Am Legend)——一人與忠犬的末日獨舞

簡介
這部 2007 年上映的電影,描述全球遭遇未知病毒侵襲,主角羅伯特·奈佛(威爾·史密斯 飾)成為少數免疫者之一。他與忠實的狗狗 Sam 共存於荒廢的紐約市,日間搜尋人類,夜晚躲避「夜魔」的襲擊,孤獨卻不停努力求生 。
評價
電影全球票房破 5.85 億美元,獲得不錯的票房表現 。演技方面,威爾·史密斯的孤獨形象深受肯定,《紐約時報》指出:「正是史密斯人格特質的魅力,使得角色極端孤立的處境既可怕又令人動容」 。許多影評則認為本片強烈而細膩地刻畫了「比死亡更可怕的,是孤獨」的主題 。
《大師兄》——教育,需要的不只是成績

簡介
這是一部香港校園電影,講述一位非典型教師陳俠(由甄子丹飾演)如何透過陪伴與信任,影響一群本在學業與行為邊緣閃爍的學生們。
評價
影評認為《大師兄》展現了「不怕犯錯,只怕錯過」的教育理念,並讓學生重拾對學習與自我的判斷力 。雖然在豆瓣上評分偏低(約 5.5 分),但其鏡頭質感、角色情緒呈現與核心思想卻被評為高水準,認為若它是電視劇,反而更合適 。片中一句「如果連我們都放棄了他們,他們要怎麼辦?」尤其觸動人心 。
《聖堂教父》(Sanctuary/聖堂風雲)——理想如何從黑白兩道實現?

簡介
由史村翔原作、池上遼一作畫的青年政治漫畫,連載於 1990–1995 年,共 12 卷。講述兩位從柬埔寨紅色高棉逃回日本的少年北條彰與淺見千秋,一人走黑道、一人從政,以改造腐敗日本為志 。
評價
此作品被視為池上遼一最具代表性的創作之一,以激勵人心的英雄形象著稱,讀者評分高達 8.1 分(豆瓣) 。漫畫融合政治陰謀、黑幫勢力與理想主義,讓遠在海外的讀者也感到震撼與真實感 。亦有人認為它呈現了「年輕世代對抗舊政治體制」的瘋狂與熱血,形成一種下剋上的原型 。但也有評論指出人物女性角色較為模糊、政治理念後期缺乏中心整合性,是作品的缺憾 。
結語:陪伴 + 目標 = 真正的成長
- 陪伴 是孩子最需要的,超越任何物質擁有。正如《我是傳奇》中的奈佛,即便身處世界末日,只要有同伴(哪怕是一隻狗),就有活下去的力量。
- 教育的力量 不在於成績,而是陪伴與啟發。《大師兄》提醒我們,陪伴可以讓失去方向的孩子重燃對學習與人生判斷的熱忱。
- 明確的目標與信念 是讓人成長並堅持的動力。《聖堂教父》中兩兄弟為夢想而做的選擇,即使艱難,也不悔。
所以,學習之前,一定要先問自己:「我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」唯有找對方向,再用耐心與毅力陪伴前行,才能真正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。
有任何想法或是想跟我說的,可以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哦